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臺灣活動斷層

認識活動斷層

:::

潮州斷層

潮州斷層,為逆移斷層兼具左移性質,呈南北走向。斷層可以分為2段:北段由高雄市六龜區寶來村向南延伸至屏東縣三地門鄉大津村,長約28公里,本段又稱土壟灣斷層(鳥居敬造,1933),南段由大津村向南延伸至枋寮鄉加祿村,長約61公里(Tomita, 1955),總長約89公里。在六龜以北,土壟灣斷層也稱為樟山斷層(詹新甫,1964)。

總結與評估

潮州斷層為高角度向東傾斜的逆移斷層,兼具左移性質。斷層的北段為階地礫岩層或沖積扇礫石層所掩覆,為盲斷層的形式;而在斷層南段的新埤附近,斷層在近地表處造成沖積扇礫石層的撓曲,板岩逆衝於礫石層之上,研判潮州斷層在更新世晚期可能有活動。潮州斷層改列第二類活動斷層。

潮州斷層條帶地質圖。A:北段
潮州斷層條帶地質圖。A:北段,潮洲斷層又稱土壟灣斷層。(座標系統:TWD67)
潮州斷層條帶地質圖。B:南段(北幅)
潮州斷層條帶地質圖。B:南段(北幅)。(座標系統:TWD67)
潮州斷層條帶地質圖。C:南段(南幅)
潮州斷層條帶地質圖。C:南段(南幅)。(座標系統:TWD67)

本文PDF

完整資訊

Bonilla, M. G. (1975) A review of recently active faults in Taiwan. U.S. Geological Survey, Open-File Report 75-41.

Chiang, S. C. (1971) Seismic study of the Chaochou structure, Pingtung, Taiwan. Petrol. Geol. Taiwan,  8, 281-294.

Hsieh, S. H. (1970) Geology and gravity anomalies of the Pingtung plain, Taiwan. In Proc. Geol. Soc. China, 13, 76-89.

Hsu, C.M., Chang, F.C., Wang, Y. (1985)Fault-induced fissures at the Tulungwan fault zone, southern Taiwan, and its neo-tectonic implications. Acta Geologica Taiwanica, 23, 197-207.

Tomita, Y. (1955) Some geomorp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to the Chaochou fault in south Taiwan (Formosa), China. Science Reports, Tohoku University, Series 3: Mineralogy Petrology and Economic Geology, 4, 59-66.

Wang, S. (1976) ERTS-1satellite image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gional geologic study of southwestern Taiwan. Petroleum Geology of Taiwan, 13, 37-57.

Yu, S. B., Yeh, Y. T., & Tsai, Y. B. (1983) Microearthquake activity in southwestern Taiwan. Bull. Inst. Earth Sci. Academica Sinica, 3, 71-85.

石再添、鄧國雄(1983)潮州斷層帶的活斷層與地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7期,第17-34頁。

林啟文、陳文山、劉彥求、陳柏村(2009)臺灣東部與南部的活動斷層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條帶地質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23號,共178頁。

林朝棨(1957)地形,臺灣省通志稿卷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共424頁。

張慧中(1986)臺灣南部潮州斷層北段之新期構造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11頁。

陳文山、陳勇全、游能悌、顏一勤、楊志成、石同生(2005)潮州斷層沿線的地層與地形特性-重新檢討斷層的構造特性與位置。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16期,第75-90頁。

陳文山、黃能偉、顏一勤、楊志成、楊小青(2003)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槽溝開挖與古地震研究(2/5)-六龜斷層條帶地質圖與古地震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報告,第92-7號,共35頁。

陳文山、楊志成、吳樂群、楊小青、陳勇全、顏一勤、劉立豪、黃能偉、林啟文、張徽正、石瑞銓、林偉雄(2004)沉降環境的山麓河谷地形特性-探討臺北盆地、蘭陽平原與屏東平原鄰近山麓地形與構造的關係。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17期,第79-106頁。

鳥居敬造(1933)高雄洲旗山油田調查報告。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第633號,共36頁。

楊貴三(1986)臺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特論活斷層與地形面的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96頁。

饒瑞鈞、胡植慶、李元希(2008)地震地質與地變動分析-地變動監測分析(2/4)。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報告,第97-10號,共2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