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臺灣活動斷層

認識活動斷層

:::

池上斷層

池上斷層,為逆移斷層兼具左移分量,約呈北北東走向,由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向南南西方向延伸,經台東縣池上鄉萬安至鹿野鄉瑞隆(Hsu, 1956;張徽正等,1998;林啓文等,2000,2009,2021),長約67公里。

總結與評估

池上斷層除了1951年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外,2003年12月10日地震也造成部分地區地表破裂,2022年9月17日與9月18日地震也造成沿線地表破裂現象;此外,斷層持續有潛變現象。過去800年以來,池上斷層至少有5次的古地震事件,每次事件斷層垂直位移數十公分,最大位移量約60公分。池上斷層長期抬升速率超過20公厘/年,水平位移速率約為30公厘/年,推估斷層的活動周期為50-160年。

池上斷層條帶地質圖(1/5)。
池上斷層條帶地質圖(2/5)。
池上斷層條帶地質圖(3/5)。
池上斷層條帶地質圖(4/5)。
池上斷層條帶地質圖(5/5)。

完整資訊

 

大江二郎(1939)台東圖幅及說明書,比例尺十萬分之一。臺灣總督府殖產局出版,第861號。

台灣省氣象所(1952)中華民國41年地震報告。台北,83頁。

石再添、張瑞津、黃朝恩、石慶得、楊貴三、孫林耀明(1983)臺灣北部與東部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地理研究報告,第9期,第20-72頁。

石瑞銓、陳平護(2000)活動斷層地球物理探勘計畫(4/5台灣東部地區活動斷層地球物理探勘。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103頁。

石瑞銓、陳平護、呂明達、陳文山(2003a)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地

15

球物理探勘計畫(

2/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報告92-8號,共216頁。

石瑞銓、黃宏元、林啟文(2003b)池上斷層中南段之淺層反射震測調查。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14號,第193-201頁。

朱曜國(2007)池上斷層的古地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110頁。

沈淑敏、張瑞津、楊貴三(2006)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活動構造地形及資料庫建置分析(2/2)。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報告95-13號。

林啓文、張徽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2000)臺灣活動斷層概論,五十萬分之一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說明,第二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13號,共122頁。

林啓文、陳文山、劉彥求、陳柏村(2009)台灣東部與南部的活動斷層,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條帶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23號,共178頁。

林啓文、劉彥求、周稟珊、林燕慧(2021)臺灣活動斷層調查的近期發展。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34 號,第1-40 頁。

林朝棨(1957)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第一卷,第一冊,臺灣文獻委員會,424頁。

紀權窅(2007)南段花東縱谷之新期構造研究-利吉斷層與鹿野斷層的活動特性。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84頁。

徐鐵良(1955)臺灣之地震。臺灣銀行季刊,第7卷,第2期,第148-164頁。

陳文山(1988)海岸山脈沉積盆地之演化及其在地體構造上之意義。台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304頁。

陳文山、陳于高、楊小青(2006)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槽溝開挖與古地震研究計畫(5/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報告95-7號。

陳文山、林益正、顏一勤、楊志成、紀權窅、黃能偉、林啟文、林偉雄、侯進雄、劉彥求、林燕慧、石同生、盧詩丁(2008)從古地震研究與GPS資料探討縱谷斷層的分段意義。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20號,第165-191頁。

景國恩、李易叡、張午龍、莊昀叡、莊怡蓉、邵國士(2022)重要活動斷層地區地表變形觀測與斷層潛勢評估(2/2)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委託研究報告,共440頁。

張徽正、林啓文、陳勉銘、盧詩丁(1998)臺灣活動斷層概論,五十萬分之一台灣活動斷層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10號,共103頁。

游明聖(1997)台東縱谷活動斷層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 141頁。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202220220917關山地震、0918池上地震地質調查報告。第一部份,地質調查。第二部分:大地測量地表變形觀測結果。

楊貴三(1986)台灣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特論活斷層與地形面的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共173頁。

16

楊蔭清(195341年來之花蓮地震。花蓮文獻,創刊號,67-71頁。

董倫道、陳文山、李奕亨(2005)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畫-地球物理探勘計畫(4/5)。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報告第94-09號,共176頁。

政、黃明偉、蔡義本(200720031210日成功地震前後池上斷層錯動及水準測量結果。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第20號,第23-51頁。

鍾令和(20031951年池上-玉里地震地表破裂與其所指示之新構造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地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共 168頁。

Angelier, J., Chu, H.T. and Lee, J.C. (1997) Shear concentration in a collision zone: kinematics of the active Chihshang Fault, Longitudinal Valley, eastern Taiwan. Tectonophysics 274, p.117-144.

Angelier, J., Chu, H.T., Lee, J.C. and Hu, J.C. (2000) Active faulting and earthquake hazard: The case study of the Chihshang Fault, Taiwan. J. Geodynamics 29, p.151-185.

Cheng, S.N., Yeh, Y.T. and Yu, M.S. (1996) The 1951 Taitung Earthquake in Taiwan. J. Geol. Soc. China 39(3), p.267-285.

Hsu, T.L. (1956) Geology of the Coastal Range, eastern Taiwan. Bull. Geol. Surv. Taiwan 8, p.39-64.

Hsu, T.L. (1962) Recent faulting in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of eastern Taiwan. Mem. Geol. Soc. China 1, p.95-102.

Hu, J.C., Cheng, L.W. Chen, H.Y., Wu, Y.M., Lee, J.C., Chen, Y.G., Lin, K.C., Rau, R.J., Kuochen, H., Chen, H.H., Yu, S.B. and Angelier J. (2007) Coseismic deformation revealed by inversion of strong motion and GPS data: the 2003 Chengkung earthquake in eastern Taiwan. Geophys. J. International 169, p.667-674.

Lee, J.C., Chu, H.T., Angelier, J., Hu, J.C., Chen, H.Y. and Yu, S.B. (200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rface coseismic faulting and postseismic creep accompanying the 2003, Mw=6.5, Chengkung earthquake in eastern Taiwan. J. Geophys. Res 111, B02405, doi:10.1029/2005JB003612.

Teng, L.S. (1979) Petrographical study of the Neogene sandstones of the Fanshuliao Formation, northern Coastal Range, eastern Taiwan: I. Northern Part. Acta Geol. Taiwanica 20, p.129-155.

Yu, S.B. and Kuo, L.C. (2001) Present-day crustal motion along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Fault, eastern Taiwan. Tectonophysics 333, p.199-217.